首页 > 大学文章正文

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2021)

大学 2022-07-03 04:20:04 admin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摘要:今天我们来聊聊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以下6个关于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教育知识。本文目录2021第五轮学科评估排名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评估结果是什么?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评估结

今天我们来聊聊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以下6个关于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教育知识。

本文目录

  • 2021第五轮学科评估排名
  • 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评估结果是什么?
  • 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评估结果是什么?
  • 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时间
  • 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上哪看?
  • 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是什么?
  • 2021第五轮学科评估排名

    2022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预计会在6月份出来,可以大致参考下第四轮。 全国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对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是考生择校选专业的依据之一。距离第四轮学科评估已经过去5年,2022年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也已接近尾声,2017-2018年有参与到上一轮学科评估中,具体结果还可以等待,但是很快就会出了,根据权威报告可以暂且参考前瞻性专业报告。 所有信息引用自《校友会第五轮学科评估前瞻分析报告》: 1、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从A升为A+(1项); 南开大学:化学,从A升为A+(2项); 兰州大学:地理学,从B+升为A-(1项); 西北大学:地质学,从B+升为A-或者A(1项)。 2、工学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从A升为A+(4项);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从A升为A+(3项);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从A-升为A(3项);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从A升为A+(2项); 同济大学:测绘学与技术,从B+升为A-(1项); 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从B-升为B+或者A-(1项)。 3、医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从A升为A+(5项); 苏州大学:临床医学,从B-升为B+或者A-(3项); 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从B-升为B+(1项);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从B-升为B+(1项)。

    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评估结果是什么?

    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评估结果具体指的就是每个高校对应的一个评估结果里面是达到A+,A-或者是B+等等这样子的一个水平。

    然后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里面的话,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是有达到最高级别这样子的一个评估结果的,并且是对应在哲学这样子的一个专业。

    然后在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或者政治学和社会学等等这些专业的不同的话,不同的学校都会得到一个不同的排名。

    并且在评估结果里面都会有不一样的一些排序,而且各个学校的强项的学科都是不同的,所以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评估结果指的就是这样子的一个意思。

    在这样子的评估结果里面某个高校的专业如果可以在这个排行榜里面有个比较好的排名的话对自己学校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评估结果是什么?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

    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

    学科评估方法

    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时间

    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时间在2022年的下半年公布。

    学科评估评选时间定为每四年开展一次,截止目前,教育部学科评估也将开展到了第四轮。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公布的通知》中,提到,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在2020年11月正式启动。

    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注意事项:

    由于第五轮学科评估尚未公布,所以第五轮学科评估完整名单暂时只能做一个预测。高考100根据各高校所获得的国家科技奖数量来为大家分析预测部分学科评估第五轮结果,仅供参考,新一轮学科评估结果还请以教育部公示为准。

    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上哪看?

    可登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查看,结果如下:

    2012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

    2012年科研院所科评估结果:

    评估工作程序

    为保证“严谨规范、公开透明”,学科评估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并将以下程序对参评单位预先明示。

    1、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包括“公共数据采集”与“单位材料报送”两部分。学位中心通过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有关教指委、学会等官方数据源获取公共数据;通过参评单位申报获取参评学科数据。

    2、数据核实

    评估数据真实性是评估结果可靠性的重要保证。数据核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按数据采集标准,对单位填报数据进行筛查;

    二是开发专门系统,对多单位、多学科重复填写的数据进行核查;

    三是利用学位中心构建的公共信息库,开发专门系统对填报数据进行核对;

    四是对发表学术论文等数据进行抽查。此项工作是学科评估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核查反馈材料多达近万页。

    3、信息公示

    在确保国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对单位填报的部分信息在参评单位范围内进行网上信息公示,接受各方异议,并对异议情况再按评估标准进行确认。

    4、专家问卷调查

    学科评估借鉴国内外经验,采用“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邀请专家对学科声誉、学术道德、社会贡献与学生毕业后质量等进行主观评价。

    主观评价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每个学科参与调查的一般为50-100人。本次评估除邀请本学科专家外,还特邀了部分来自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30多个部委及大型企业的近500名行业、企业界人士。

    5、结果统计与发布

    学科评估结果按照“精确计算、聚类统计”的原则产生。本轮评估首先按指标体系精确计算得到的原始得分,然后改变以往“四舍五入取整”产生并列排位的做法,采用“聚类统计”算法,将原始得分相近的聚为一类。

    使得分类更科学、同一类并列的单位更多,从而淡化名次,引导单位更加关注学科建设的优势与不足。考虑到科研院所的特殊情况,高校和科研院所评估数据进行统一计算,公布时分别排列。

    扩展资料

    一、评估目的

    学位中心开展学科评估的目的:

    1、是服务大局,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的精神,服务研究生教育“提高质量、优化结构、鼓励特色、协同创新”的大局。

    2、是服务高校,通过对学科建设成效和质量的评价,帮助高校了解学科现状、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

    3、是服务社会,提供客观的学科水平信息,为学生选报学校、学科和社会人才流动提供参考。

    二、参评条件与参评情况

    学位中心坚持“自愿申请参加,免收参评费用”的原则开展学科评估工作。各单位只要有一个及以上二级学科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即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均可申请参加该一级学科的评估。

    第三轮评估按“新学科目录”进行,要求“拆分学科”(如原“历史学”、“建筑学”)相关学科必须同时申请参评,以客观反映学科拆分后的真实情况。

    第一轮评估于2002-2004年分3次进行(每次评估部分学科),共有229个单位的1366个学科申请参评。第二轮评估于2006-2008年分2次进行,共有331个单位的2369个学科申请参评。本轮评估在95个一级学科中进行(不含军事学门类),共有391个单位的4235个学科申请参评,比第二轮增长79%。

    三、评估指标体系

    学科评估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以客观评价为主”的指标体系,包括“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指标权重全部由参与学科声誉调查的专家(本轮评估约5000名)确定。

    根据教育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十条”、“2011协同创新计划”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等有关精神,第三轮评估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指标设置突出“质量、成效、特色”,在各方普遍关注的“学生评价、论文评价、科研评价、特色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倡导新的“学科评价质量文化”。

    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是什么?

    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

    本轮评估首次采用“分档”方式公布评估结果,不再公布得分;同时还首次提出“学科优秀率”指数,帮助学校发现学科布局问题,警示“摊大饼”式盲目扩张,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高层次自主培养能力大大增强,有力支撑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培养的一大批研究生已经成长为各行各业的精英。

    从国际学术影响力来看,我国学科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从论文数量上来看,仅2016年,我国高校科技论文数量占全球的八分之一,部分学科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从发表论文数量的排名来看,截至2015年,在22个学科领域中,我国有17个领域分别位于世界前五名,特别是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多年位于世界第一。

    近五年来,在基于论文及其被引次数的国际学科评估中,进入世界前1%的学科从473个增加到745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的高校从133所增加到187所。

    客观数据和主观信息相结合

    针对学科建设中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无法用定量公共数据进行测度的问题,学科评估采取“客观数据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一方面通过数据核查确保数据准确,另一方面,坚持“基于客观事实的主观评价”方法确保专家主观评价的科学性和正确导向。

    针对此轮评估的改革与创新,这充分体现了兼顾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导向,强化对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贡献水平的多维度评估,能够比较科学地检验学科整体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成效,引导高校及社会各界将注意力转移到学科内涵建设上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2021)》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教育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2021第五轮学科评估排名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评估结果是什么?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时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上哪看?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是什么?

    Copyright @ 201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高速教育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1028396号-5